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冲突发生的一系列新动向似乎预示着局势变化正在加速。不久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可以在不完全退回1991年俄乌边界的条件下,与俄罗斯政府展开全面谈判以结束当前战事。然而仅仅隔了一天,泽连斯基再次改口宣称,“乌克兰军队如果夺回俄乌冲突后被占领的领土,那么将愿意与俄罗斯举行和谈”,泽连斯基连续发表所谓“和谈”言论,实际上是基于现实和策略上面的安排。
(泽连斯基决定不了和平)
从这两个前后矛盾的表态来看,泽连斯基政权内部对“和谈”条件的认知存在巨大分歧,两个关于“和谈”条件的公开表态差距十分巨大。所谓“不完全回到1991年俄乌冲突边界”的说法,几乎相当于承认当前俄军占领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也就是说,泽连斯基当局似乎在暗示,乌克兰可以以承认上述四州被俄军占领的现实结果,来作为“交换条件”换取和平协议。
一、俄罗斯已不可能轻易“和谈” 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不久之后,泽连斯基关于“和谈”条件的言论明显推翻了之前的说法,所谓“乌军若夺回俄乌冲突后被占领的领土”,意味着乌方不会承认俄军目前占领的四个州,但可以以“放弃克里米亚半岛”来作为谈判筹码,与俄罗斯进行和谈。
分析认为,鉴于泽连斯基政权的诚信存在严重问题,泽连斯基提出所谓“和谈”条件,显然对俄罗斯方面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影响,俄罗斯国内普遍认为这些“放话”不过都是缓兵之计。
(当前乌军前线的处境十分尴尬,与6个月前的姿态判若两人)
首先,泽连斯基提出的所谓“和谈”条件已经无法满足俄罗斯对当前战争结果的预期,而且随着莫斯科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莫斯科当局绝不可能轻易罢手,不铲除恐怖行动的策划者,普京政府将无法给国内一个交代。近期,俄空天军对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进行持续空袭,意图在哈尔科夫以北发动大规模地面军事行动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整个“东线战场”的俄军总指挥莫尔德维切夫上将或将亲自指挥这场大战。
据俄罗斯国内媒体报道称,鉴于乌克兰军队多次派遣军事力量在俄乌边境地区实施“越境骚扰”,俄军很可能要在哈尔科夫地区人为设立一个“缓冲区”,来防止乌军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发动袭击。3月下旬,别州州长格拉德柯夫在特别安全会议上宣布,由于乌军持续对该州展开炮击和越境军事行动,该州已经决定将大约9000名儿童疏散到俄罗斯其他地区。
(普京意图扩大战争规模)
分析认为,在边境州紧急疏散儿童,“这可是一个大信号”。考虑到普京可能开展大规模地面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战前疏散显然是大战前的一个征召,另一个征召是俄军近期对哈尔科夫州进行了密集轰炸,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发电厂和输变电设施均被摧毁。
(俄乌冲突不会轻易就此作罢)
俄乌冲突两年来,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上来讲,俄罗斯均付出了惨痛代价,在未取得全面性、压倒性胜利之前,特别是当前俄军在战场上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让普京政府返回冲突发生前显然为时已晚。
特别是,随着俄罗斯联邦将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四个州纳入其行政版图后,普京当局对泽连斯基提出的所谓“和谈”条件已毫无兴趣。其次,泽连斯基提出所谓“和谈”条件并不符合其“民族英雄”的人物设定,一旦乌克兰在谈判中同意向俄罗斯移交领土,那么泽连斯基当局的执政基础就会轰然倒塌,而作为美西方扶植的代理人,泽连斯基当局没有资格、亦没有权利单独向俄罗斯“媾和”。换句话说,他所谓的“和谈”条件做不得数,也得不到美西方支持。
(美国不允许俄乌冲突现在结束)
二、泽连斯基的所谓“和谈”言论都是缓兵之计
“如果得不到美方的军事援助,乌克兰军队将不得不逐步从战线上撤退。”日前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泽连斯基再次向美国发出迫切的求援呼声,并以“撤军”“败退”作为要挟,要求美国国会尽快批准新一轮军援。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一方面对美方发出“急迫呼救”,而其另一言论则明显就是在以“扩大冲突”,甚至不惜引发“局势失控”为由,意图讹诈美国国会,迫使后者立即向基辅当局提供军援。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媒体时明确表示,“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军援,那么乌克兰将用自己的方法干扰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乌克兰军队将升级对俄境内机场、油库、交通基础设施、能源设施与其他战略目标的打击行动”。然而,上述行为显然已走出美国对当前俄乌冲突的定义,这将意味着局势将彻底扩大化,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乌军缺乏弹药已经人尽皆知)
泽连斯基在美国媒体专访时表示,“美国国会推迟批准对乌克兰的600亿美元军事援助,给乌克兰政府带来了巨大损失,乌军已经没有办法组织下一步军事行动,由于缺乏足够弹药支援,目前只能全力进行防守”。有舆论认为,这一系列表态无疑反映出基辅当局目前面临的艰难处境,然而,泽连斯基对美俄两国的一系列表述已经证明,“停战谈判是假,缓兵之计才是真”,所谓的“和谈”条件都是对美国施加舆论压力的手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