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崔如):在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市,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陵园里长眠着88位为修筑 喀喇昆仑公路 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四十多年来,有一位巴基斯坦老人始终在这座陵园守护,守护这片中国烈士的安息之地,他和他的家人也成为巴基斯坦和中国友谊的见证和传承者。
中国烈士陵园坐落于吉尔吉特东郊的丹沃尔村,沿喀喇昆仑公路而建。阿里·艾哈迈德·贾南告诉记者,1978年中国烈士陵园建成后,20多岁的他主动向政府申请,开始守护陵园。 “我从1978年开始就在陵园做守陵人的工作。现在七十岁了。王先生、李先生、潘先生……这些都是我的朋友。李先生当年在这里工作的时候我们相处很愉快,那时我和他们才十九、二十岁,年龄都差不多。我们以前一起修路,在陵园附近干活,我们之间的友谊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在工作中,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有时会发生爆破,有时会发生意外,有时会生病……因为这些原因,有些人就牺牲了。他们是我们两国的烈士,不是一个国家的烈士。他们为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阿里说,中国烈士献出自己生命建设的道路如今正造福着千千万万巴基斯坦人。他带着记者一起来到喀喇昆仑公路附近,重温当年中国烈士修路的场景。 “这是喀喇昆仑公路,从这里可以去洪扎和中国,然后从那里可以到奇拉斯、阿斯拓、斯卡杜,去旁遮普可以从这里走。当时修路的休息营地就在这里。这里有一个帐篷,他们(这些中国烈士)曾给我们泡过茶、给过饼。我们经常坐在这里。这条公路修建以后,我们地区有了水泥,建了学校、商店、市场,也有了汽车,这些烈士们的付出造福了巴基斯坦人。”
记挂着昔日的友谊,怀着对烈士的感恩之心,阿里守护了中国烈士陵园40多年。现在的他已经退休,但每年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他还是放心不下。今年清明节也是一样,阿里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为墓体披上中国国旗,在墓碑上放上白色花朵,表达哀思。 阿里说,陵园建成早期很荒芜,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困难,自己不仅是在守护一座陵园,更是在守护中巴两国的深厚友谊。在阿里的家里,有一面墙展示的都是他因守护陵园获得的荣誉,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向他颁发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我的青春都给了这份工作。如果再有一个青春就算再有四十年,我也会在烈士陵园这里服务, 即使服务一百年也是少了。”
默默守护的这些年,陪伴阿里的还有另外一位叫玛达德的守陵人。如今,阿里年事已高,玛达德也已故去,但守护并未结束,两位老人的儿子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守陵人,并希望把这份职责一直传承下去。玛达德的儿子曼祖尔·侯赛因说,“这些烈士在建设中失去了生命,我的父亲就在那里,他了解整个过程。父亲说,中国烈士可以为了连接中巴两国投入建设,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守护他们?” 阿里·艾哈迈德·贾南的儿子阿里夫·侯赛因说:“现在爸爸老了,我来这里工作,这些人为我们巴基斯坦献出了生命。为了他们,我们热爱守护工作。我们也会让我们的儿子把这份工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