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3日,8.5万个面包的麦香漫过常州经开区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的一砖一瓦,一组数字正重构城市消费的叙事逻辑——三天300万元市集消费、30万次脚步丈量、日均5000辆车的引擎轰鸣、带动街区消费500万元。常州首届糯叽叽面包节用舌尖上的流量经济学,验证了文商旅深度融合的裂变公式。
糯叽叽面包节
一场面包节引发城市狂欢
“三天市集全场一共卖出了8.5万个面包,数量超过了前期在无锡举办的面包节,让我们很震惊!”4月16日,糯叽叽面包节厂牌负责人冯导正在做市集数据复盘,提到本次糯叽叽面包节常州场的表现,冯导不禁竖起大拇指:“之前有想过人会很多,但是没想到这么多!”
这场面包狂欢不仅让主办方感到震惊,也让很多参展的面包店主“措手不及”。“第一天准备了近2000个面包,没想到下午2点多就卖光了。”BUBread是南京一家网红面包店,主打抹茶面包,虽然店主在第二天临时增加了备货,但是依然挡不住常州人的购买力。“下午两三点就售罄,太火爆了。”该品牌负责人说。
据统计,首届“常州糯叽叽面包节”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全网曝光量超过140万,市集三天共吸引客流近30万人次,消费近300万元,车流超5000次,成功引发城市面包狂欢。
一枚面包背后的经济账
面包节不仅是一场市集,它为常州经开区以及常青里街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显现。“街区为我们商户也争取到了面包节摆摊摊位,我们参加后,效果非常显著!”水裹汤泉负责人李超说,三天时间共卖出去4000多杯果蔬汁和水果杯,销售额近3万元。与此同时,水裹汤泉还售出了9万余元的汤泉体验券。“面包节期间,门店客流比上月同期增长三分之一。”李超说。
秦大伟在常青里开了一家奶茶店,面包节期间店里一天能卖掉500多杯奶茶,销量是平时的3倍。“高峰期买奶茶要等位1小时,希望街区经常做这样的活动。”秦大伟说。
“面包节三天,市集消费近300万元,面包节拉动周边商户消费超200万元,环比上周增长50%,共带动超500万元消费。”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项目负责人洑晔波说。
一次街区与商户的双向奔赴
“下了地铁就有接驳车送到常青里,虽然走走也只要十几分钟,但还是感觉主办方的服务很贴心。”面包节游客孙丽高兴地说。
孙丽口中的接驳车,是两辆从地铁2号线潞城站到常青里之间不停奔跑的考斯特。从上午11时到晚上8时,每十几分钟就有一班车,将游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如此暖心的举措,大大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接驳车是我们和主办方接洽时第一个提出的问题,主办方立刻就落实了,效率真的很高!”冯导对主办方——常青里街区的精准服务非常满意。
其次,项目的推进速度也让品牌方感到“不可思议”。
“从我们开始接洽到确定落地常青里,只花了不到5天时间。其他城市正常要半个月左右才能确定落地。”“市集第一天晚上风有点大,街区第一时间拿出了好几个防风木质花车,将原本的摊位更换到位。同时将所有的摊位全部加固,增加安保,确保安全。”冯导说,活动过程中,交警始终在周边维持交通秩序,在部分游客发现通信信号差之后,街区还请来了移动、电信信号车,为活动保驾护航。
当面包节的麦香渐渐散去,常青里的年轻脉搏却跳动得更加有力。这里不仅是碳水爱好者的狂欢地,更是一座城市与青年对话的活力场域。
“未来,常青里将继续以‘年轻力’为引擎,解锁更多创意市集、音乐快闪、国潮展览等青年友好型活动,抢抓文商旅融合新风口,持续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年轻生态,让常青里的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年轻人‘种草’常州经开区的理由。”东方控股副总经理郑宗奇说。(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