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画纸上,台风避险步骤、雷电防范要领、暴雨应对措施等科学知识跃然呈现,小学生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气象科普注入了鲜活生命力。
在全国科普月浓厚氛围中,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资阳市气象局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童绘气象·安全‘童’行”少儿绘画比赛近日顺利完成作品征集,正式进入评审阶段。
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市252名7—12岁小学生的踊跃投稿。孩子们运用水彩、水粉、蜡笔、素描等多种形式,将气象科学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展现出资阳市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的扎实成效。
活动规模与社会参与度
这场为期近一个月的绘画比赛,作为资阳市气象科普宣传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获得全市多所小学及学生家庭的积极响应。
参赛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风、雨、雷、电、彩虹等常见天气现象,也涉及台风、暴雨、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科学应对。小创作者们不仅对气象科学有着浓厚兴趣,更对防灾避险知识有着准确理解。这种科普与艺术相结合的模式,为传统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位活动组织者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作品生动呈现了在不同场景中应对气象灾害的科学方法,凸显了‘预防为主、避险为先’的安全理念”。
作品艺术性与科普性融合
参赛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可圈可点,更在科学知识传达上准确到位。从作品内容来看,小画家们对气象防灾知识的掌握令人惊喜。多幅作品细致描绘了在居家、在校、户外等不同场景下应对极端天气的科学方法,显示出科普教育已深入童心。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师表示:“孩子们的作品不仅构图精巧、色彩协调,更重要的是主题鲜明、科普内容准确,说明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科学和艺术的有效融合。”评委会成员透露,不少作品创意独特,用儿童特有的视角将复杂的气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图像,这种科普形式比传统讲解更易被孩子们接受。
评审与展览计划
目前,所有参赛作品已进入专业评审阶段。由美术学院教师及相关气象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将从艺术性、科学性、创意性等维度进行综合打分。为扩大活动影响力,主办方计划近期在资阳万达广场举行优秀作品快闪展览。这一展览将面向公众开放,让更多市民通过孩子们的视角了解气象防灾知识。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气象防灾减灾。让每个孩子成为科普的小使者,将防灾减灾知识传递给家人,从而提升社会整体防灾减灾韧性,这是我们活动的根本目的。
来源:资阳市科协
编辑:张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