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云报道在尚义县石井乡奎腾台村有这样一位好丈夫,面对植物人妻子,他三载如一日,不离不弃地付出,用所有的爱陪伴妻子,用瘦弱单薄的肩膀抗起温暖的家,他就是赵佃义。
一大早,尚义县奎腾台村的晨雾还未散去,赵佃义家的窗户已透出微光,屋里,他正为妻子李华翻身擦拭身体。每天清晨,他都这样度过,到现在已整整三年。
尚义县奎腾台村村民 赵佃义:
老伴儿,我不伺候你谁伺候你了,你在家就在,你不在家也没了。
时光回溯至2016 年,一纸 “脑萎缩”诊断书击碎了这个家的宁静。曾经将莜麦窝窝做得香飘全村、把屋子打理得窗明几净的李华,身体日渐衰弱,2022年彻底陷入无意识状态。赵佃义带着她跑遍了大小医院,医生一次次摇头,可他从未想过放弃。
尚义县奎腾台村村民 赵佃义:
大医院小医院都看了,医生都说脑萎缩醒不来,我还盼望她哪一天醒过来跟我说一句话,我是不放弃,我要伺候她到底。
擦身换洗、更换尿垫、胃管注食、晾晒被褥……这些琐碎又繁重的工作,成了赵佃义的日常。三年来,李华身上从未生过一块褥疮,病床被褥永远带着阳光的清香,小屋始终保持着令人心安的整洁。
尚义县奎腾台村村民 赵佃义:
以前她爱干净,柜子、地都擦得很干净,院也打扫得可干净。现在她躺在那里,我也得保持(家里干净),把地啥的都打扫好,等哪天她醒了看着挺高兴的。
照顾完妻子,赵佃义便匆匆赶往村西头自家的田地里,地里种着莜麦,那是李华曾经最会做的吃食,干活时,手机总在掌心攥着,屏幕上是妻子安静躺着的模样,儿子在他手机里安装了监控,这让赵佃义能够时不时看看妻子。
尚义县奎腾台村村民 赵佃义:
我在地里干活不放心,安了个网,干活儿的时候掏出手机就看,有时候网不好了看不到,我就不放心跑回来,回来看见她放心了。
赵佃义的坚守,村里人人都看在眼里。邻居张仁林每天路过他家,总能看到窗台上晾晒的干净被褥,心里满是敬佩。
邻居 张仁林:
佩服他,不佩服不行,就是做得好,别说几年,十天八天也坚持不了。
尚义县石井乡奎腾台村党支部书记 乔富娟:
赵叔叔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阿姨,村里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咱们村按政策给评了监测户,又安排了公益岗,能让他少跑点儿路、减轻点儿负担。他对阿姨这份朴素又伟大的爱,是我们全村的榜样,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向他学习,为赵叔叔点赞。
日复一日,赵佃义在田地与家之间的往返,从未停歇。晨光里的针管与暮色中的锄头,一头挑着生计,一头系着牵挂,这个普通的庄稼汉,用三年的晨光与暮色,把“好丈夫”三个字,种进了每一个平常日子里。
编辑 易君 杨帆丨校对 王雅静
下一篇:台风桦加沙会影响国庆出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