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社区治理破顽疾 多元共治公共绿地焕新颜
创始人
2025-09-26 15:03:50
0

人民路2051号一共5栋零星楼宇,生活着284户居民。今天,居民楼前的公共绿地里,新铺的草皮散发着青草香,苗木迎风挺立,绿意盎然。“绿化好了,居住环境更舒适,心里开心的。”居民窦师傅和老乡邻们纷纷给新补种的绿化地点赞。就在3个月前,这里还是被居民占用的“菜园子”,弥漫着肥料臭味,引发邻里矛盾,居民看到就皱眉,如今提到这块绿地居民眉开眼笑。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平江街道北寺塔社区党委践行“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理念,通过“大走访”发现居民需求,联动苏州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第三党支部、苏州荣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区应急管理局、名城发展集团、城管执法人员、政法干警、社区网格员、退役军人志愿者、海棠先锋微管家和环卫等多方力量开展“大扫除”工作,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事情始于今年6月。人民路2051号居民区的公共绿地被部分居民种上了各类蔬菜。更令人困扰的是,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散发出难闻气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夏天不敢开窗,那股味道实在受不了。”一位居民回忆道。公共绿地被占用不仅破坏了小区环境,更引发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有些居民甚至因此发生口角。社区包干社工周玲玲在走访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党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北寺塔社区党委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北寺塔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城管执法人员、退役军人志愿者和海棠先锋微管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多次上门与占用绿地的居民沟通。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公共绿地的功能和作用,阐述占用公共空间种菜的消极影响,既包括对居住环境的破坏,也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参与协调的退役军人赵师傅表示:“能够参与社区治理,为美化家园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退役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次耐心沟通,最终占用绿地的居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表示愿意配合清理工作。这一转变来之不易,体现了社区工作者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成效。

6月6日,北寺塔社区联合环卫、城管等部门对人民路2051号开展统一清理行动。工作人员顶着烈日,逐一清除菜地、平整土地,恢复了绿地的本来面貌。看着整洁一新的公共空间,居民们纷纷点赞。

卫生整治只是提升居住环境的第一步,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空置的绿化地久而久之仍会成为居民堆放杂物的地点。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痛点”问题,防止矛盾再生,社区党委及时联系苏州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到现场商定绿化补种方案。由于7、8月份天气炎热,不适合草皮和新栽树木的成活,社区将补种定在9月中旬。9月14日,北寺塔社区再次组织政法干警、名城发展集团、区应急管理局、社工和环卫工作人员对绿地进行“大扫除”,共计清理杂草杂物两车,为之后的补种提供良好的基础。

9月16日,苏州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第三党支部联合爱心企业苏州荣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挥专业优势,对清理后的空地进行公益绿化补种和美化工作。专业人员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提前选择了适宜的花草苗木,既考虑了美观性,也兼顾了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当天清晨专业绿化种植人员带着9棵红叶石楠球、320棵北海黄杨和草皮开工,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于当天下午完成了110平方的绿化补种和美化。现场爱心企业联系了车辆对绿化进行浇灌。社区联系了周边居民加入绿化维护志愿队伍,对绿化进行后期浇水和维护。

一块绿化空地的焕新是多方合力、共同接力的成果。近年来,北寺塔社区党委始终坚持“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理念,联合多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为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发力。“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情,我们努力做到及时沟通、搭建‘桥梁’、引入资源,一对一制定方案,高效办实事,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北寺塔社区党委书记李军说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