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机、电控统称为“三电”,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菏泽市通过招商一个链主企业,聚集上下游,打造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
眼下,位于菏泽牡丹区的山东英搏尔电器有限公司最新推出了一款七合一的电驱系统,它把新能源汽车的三电部分高度集成,方便主机企业一次性采购、装配更简单。目前,英搏尔的产品已进入吉利、小鹏等50多家车企的供应链。
山东英搏尔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磊:“我们已经把控制器高度集成在电机的尾部,只有5cm的厚度。减速器在这儿,上半部分就是电源系统。我们七合一的产品,在体积和重量各减少30%,在整车上增加更长的续航。”
集成不是简单相加,英搏尔花了10多年时间,解决了匹配、散热、噪音等多项技术壁垒。订单是在逐年增长,可企业原本在珠海的工厂很快就要到达产能极限,选新厂址,企业迫在眉睫。同样着急的还有菏泽市牡丹区,当地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却迟迟没有好项目。当得知英搏尔的扩产需求,当地政府立刻去珠海对接招商。
牡丹区委常委、副区长葛广勋:“当时在广西贵港,还有其他正在谈的一些地方,都对英搏尔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我们这个产业园虽然是刚刚发展,但是具有比较大的可调性和定制性。我们有必胜的决心,必须要招引到头部的企业,才能更良性的进入一个循环发展。”
为了争取英搏尔落地,当年菏泽把这一项目列为全市头号招引工程,抽调工信、招商等多个部门组成专班,建立起“项目秘书”工作机制,开始为英搏尔做全面市场分析。
牡丹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洋:“这就是我们当时为英搏尔做的调研报告,在山东周围200公里内,大概测算了15家新能源整车厂,都可以作为英搏尔下一步的市场客户。把握我们山东的土地成本、人力要素、相关能耗成本,与竞争地市进行了一个比较,还是拥有一些比较优势。”
郑磊:“相当于帮我们做了很多的调研,我们来了之后这四年多了,对英搏尔的支持力度是一如既往的。当时一期落地的时候,当年做了8700万的产值。所以英博尔就是基于对政府的这些信任,我们才加大了二期投入。”
落一子全盘活,以英搏尔为核心,产业园很快吸引了10多家配套企业落地。原本在沧州的京港盛世,主要为英搏尔制造阀体之类的小部件,搬来菏泽产业园后,与英搏尔仅一路之隔,京港盛世一年能节省3000万的运输成本。企业还趁机升级了附加值更高的底板和外壳产品。
山东京港盛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刚:“也就200米的距离,工人开着叉车送过去就完了,我们现在是零库存。”
产业集聚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英搏尔隔壁的亿华是一家特种车辆生产企业,产品有高尔夫球车、清扫车和景区观光车。企业所有车辆的电驱系统都来自英搏尔。
山东亿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高改玲:“在前期研发阶段,英搏尔可以完全地参与进来,相当于我们的一个配套研发部门。结合客户的要求,专门为我们定制了一款系统,用在有山区的景区,持续爬坡一个小时是没问题的。”
产业集聚效应带来多方共赢,四年来,英搏尔的产值增长了2亿多元。以这一产业园为龙头,菏泽还聚集了新能源电池材料、甲醇发动机等在内的100多家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为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记者: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