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频
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加快建设美丽盐湖。连日来,区林业局将秋季林业管护作为巩固绿化成果、提升生态质量的关键举措,抢抓土壤墒情适宜的黄金时节,在荒山荒滩、道路两侧、重点项目区全面铺开补植补栽和林木精细化管护工作,着力提升森林资源总量与质量,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在位于南城街道义同村的盐湖区2025年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二标)的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的造林景象。与平原造林不同,这里的作业面是坡度超过35°的山坡。由于地势陡峭,机械无法上山,整个补栽工作完全依靠人工进行。工人们手持锄头、铁锹,在坡面上挖出一个个标准的树坑,随后搬运树苗、培土、浇水,每一步都依赖人力完成。一株株新栽植的油松、侧柏幼苗在山坡上整齐排列,为曾经植被稀疏的荒山披上了点点新绿。
山西新力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现场负责人 李朝阳
秋季是荒山造林的黄金时节,此时土壤墒情好,利于树苗扎根,能有效提高成活率,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高。现在完成补栽补植1200余亩,预计10月中旬完成全部任务。
这场秋季造林“攻坚战”,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更是一套涵盖规划、苗木、栽植、管护的科学体系。在另一个重点项目,盐湖区林业重点工程苗木管护工程六标段,管护工作则更显精细。
山西泽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杨浩宇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杂草清理,同时挖树坑,做好补植补栽的准备工作,下一步我们会为已栽植苗木做病虫害防治,并进行冬季浇水。
从清理杂草减少养分争夺和火灾隐患,到提前挖好标准树坑为补栽做足准备,再到后续即将展开的病虫害防治和确保苗木安全越冬的冬灌,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一分造、九分管”的科学管护理念。这套精细化的管护模式,是盐湖区林业局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核心所在。
盐湖区林业局工作人员 石岩
在秋季管护中组织专业队伍对林地进行了全面巡查,及时清理了病死树木和有害生物栖息场所,降低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针对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导致树木缺失的区域,开展了补植补栽工作,共栽植各类适宜本地生长的树苗5万余株。严格把控苗木质量和栽植标准,确保较高的成活率,并且我们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新栽树木的后续养护,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万余株新苗的落地生根,是盐湖区向荒山、荒地要绿色的坚实步伐。这套“巡查-清理-补植-监管”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了绿化工程从“建得好”到“管得住”“长得旺”。现如今,昔日普通的城市出入口,如今已变成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生态景观廊道,成为了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城市客厅”。
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
村民 李引凤
我就是柏口窑村的,现在这块绿化的非常到位,我们一天出来休闲娱乐、散步,锻炼身体,打个牌都非常好。
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优质生态产品带给人民群众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这片绿地,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成为了周边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宏大的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到精细的苗木抚育管理,再到惠及市民的景观提升,盐湖区正以一次秋季补植补栽为小切口,做一篇生态保护修复的大文章。
盐湖区林业局工作人员 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