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群推着年近百岁的父亲姚子健在公园里晒太阳。尽管父亲的神志越来越模糊,但奇怪的是,姚子健时不时会念叨一些陌生又熟悉的词语。姚一群不止一次问过父亲这些词的含义,可父亲只是摇头,看向远方,一言不发。谁能想到,正是这些神秘的词语,在几年后揭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父亲姚子健隐藏了多年身份,最终被揭示出来。
姚子健1915年出生在江苏宜兴,他的父母开了一家茶馆。虽然生意并不富裕,但也足够养活一家人。那个时代政局动荡,新思想层出不穷,民众却依然需要温饱。对于江苏人来说,饭可以不吃,但一天不喝茶是不行的,这也是姚家茶馆生意能持续下去的原因。
镇上的学堂是古老的,老师教的全是些“之乎者也”的经典,学生们听得乏味。孩子们更喜欢讨论民主、平等、自由这些新思想,而不是圣贤们的教诲。姚子健渴望学习,他想读能启发自己、能让他警醒的书,尤其是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新书。于是,他决定上新式学校。
终于,在小学毕业后,姚子健考入了上海的江湾国立劳动大学中学部。这所学校对于像他这样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机会难得,因为它不仅免学费、免饭费,还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免费的校服。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庭贫困,但都渴望知识,大家聚在一起,共同阅读进步的书籍。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学子们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他们冲上街头,高喊着口号,尝试表达对旧政府的不满,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未改变什么,学校也因此关闭。学生们无奈离去,但心中的那团火并未熄灭。
姚子健回到家乡宜兴,找了份教书的工作,依旧保持着每天阅读进步书籍的习惯。看到国民党无所作为,社会贫弱,他愈发希望能有一个改变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加入其中。1933年,18岁的姚子健看到南京的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招收新生,且免学费,心中大喜,决定报考。他虽然对测量一窍不通,但仍然相信,只要能继续读书,未来就会有机会实现理想。
姚子健考入了学校并选择了制图班。这里,他接触到各类地图和书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然而,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1933年8月,那时他在街上偶遇了同乡好友舒日信。舒日信告诉他,自己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姚子健的心中一震,随即表露出自己早已有加入共产党的决心。
舒日信答应帮助姚子健联系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姚子健收到了入党的批准通知,成为了共产党员。从此,他的工作不仅限于绘制地图,还要为党组织提供重要情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姚子健通过偷取国民党军用地图,定期将情报传递给共产党。每次送情报时,他总是穿着国民党军装,神情严肃,以避免被人怀疑。
1937年,姚子健随国民党撤退到武汉,并继续为党组织提供情报。直到1938年,他被调往香港情报局工作,四个月后,又被派往延安,开始了他的新任务。从此,他的地下工作生涯告一段落,开始参与前线的实际斗争。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姚子健没有再提及自己曾是地下工作者的身份。直到很多年后,姚一群偶然遇到沈安娜女士,才逐渐揭开了父亲多年的秘密。
沈安娜女士是位传奇人物,1938年,她成为蒋介石的御用速记员,近距离听取了无数重要会议的内容。然而,沈安娜还有一个身份,她是中共特工,周恩来将她安插在蒋介石身边,收集国民党的重要情报。她的工作为共产党的胜利提供了巨大支持。
有一次,沈安娜提到了她的姐姐沈伊娜和姐夫舒日信,姚一群听到这些名字后,心中疑惑重重:父亲姚子健怎么会知道他们的代号?他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这引发了姚一群更多的疑问,他决定揭开父亲的谜团。
几天后,沈安娜女士应姚一群的邀请,来到姚子健家里。当她站在姚子健面前时,姚子健那迷茫的眼神突然变得清晰,他激动地喊出了沈安娜的名字:“你是沈安娜!你是庆凡沈敏君的妹妹!”一瞬间,60年的岁月仿佛倒流,那些战火中的往事涌上心头。
在那次重逢之后,姚一群向中央汇报了父亲的情况,经过调查核实,最终确认姚子健是当时的中央特级特工,给予了他荣誉的称号。然而,姚子健并不在意这些,他所做的一切,始终是为了理想和国家的未来。最终,姚子健在2018年去世,虽然他的身体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灵魂和所做的一切,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他和无数英雄的付出,造就了今天的和平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