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3年39军新军长徐惠滋上任,副军长愣住:这不是我当年的俘虏吗?
创始人
2025-10-05 15:34:17
0

39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支王牌部队。

1983年军队改革后,虽然39军依然保留了其王牌的身份,但在人员上经历了不少变动,新军长是军委派来的人选。当39军的副军长黄达宣见到这位新军长时,他惊讶地发现,这位新军长竟然是他以前的俘虏,曾经和自己有过交情。这让黄达宣感到非常困惑,不明白怎么会有这种巧合。

原来,黄达宣并没有认错人,39军的新军长徐惠滋,曾是国民党军的一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不得不通过抓壮丁的方式补充兵员。徐惠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征入了国民党军。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徐惠滋随国民党部队参战。恰巧,黄达宣带领的解放军四野尖刀连与国民党部队展开激战,徐惠滋便被俘。由于尖刀连的任务繁重,黄达宣决定从俘虏中挑选人手补充自己的队伍,而徐惠滋因为身材高大,被黄达宣特别注意。黄达宣询问他是否愿意投身解放军,起初徐惠滋并不愿意,他希望能尽早回家过安稳的日子。

然而,黄达宣并不轻易放弃,耐心地向徐惠滋讲解国民党腐败无能的情况,揭示解放军所代表的力量和理想。渐渐地,徐惠滋被黄达宣的真诚与理想所打动,决定加入解放军,投身到尖刀连。可以说,黄达宣成了徐惠滋革命道路上的启蒙导师。

徐惠滋与其他战士不同,他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刚加入解放军不久便被提拔为指导员。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不仅勇敢且有策略,很快赢得了同僚和上级的认可。一次任务中,尖刀连需要摧毁敌方的一个暗堡,徐惠滋冒着机枪火力接近敌人,在敌方防线外投掷了两枚手榴弹,成功摧毁了敌人的工事,还俘虏了几名敌军。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徐惠滋随39军进入朝鲜,与美军激烈交战。在云山之战中,39军成功击溃了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震惊了世界,徐惠滋也因此积累了更为丰富的战斗经验。

在朝鲜的三年里,徐惠滋参与了所有战役的战斗,为解放军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解放军进行大规模授勋,徐惠滋被授予上尉军衔,并获得了前往南京军事学院进修的机会。通过这一培养,徐惠滋迅速成长,从部门负责人做到了参谋长,并于1981年升任39军117师师长,完成了从普通士兵到高级指挥员的飞跃。

然而,徐惠滋并没有停止前进。当时的军队规定,年满55岁的正师级干部若未升任副军职,必须退休。部队曾与徐惠滋商谈过退役事宜,但徐惠滋已经心安理得,认为自己从一个国民党俘虏做到师长,已经算是为国家尽了最大努力。

然而,命运对他却非常眷顾。1981年,邓小平和杨尚昆视察39军,原本要视察另一支王牌师,但由于该师师长生病,临时决定由徐惠滋带领的师做汇报。邓小平对徐惠滋的印象极好,而此时军委正好在筹划军队改革的人事调整,徐惠滋因此被提拔为39军军长,成功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晋升。

黄达宣完全没料到,昔日的俘虏竟然会成为自己的上级。当黄达宣去迎接新军长时,看到徐惠滋后,终于意识到他就是当年自己俘虏的那个人。两人相见时,徐惠滋激动不已,亲切地称呼黄达宣为“老连长”,让黄达宣有些不好意思,他提醒徐惠滋应该叫自己“军长”。

徐惠滋的军人生涯并没有因此止步,他后来调任北京,担任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于198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1994年,他再次升职,荣获上将军衔,达到了一个军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层级。

徐惠滋在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许多关于军队战略调整的意见,为解放军的未来发展规划了方向。假如当初黄达宣没有坚持邀请徐惠滋加入解放军,可能今天的中国军队就少了一位如此杰出的将领。

徐惠滋的故事,正是中国军队在战后对待国民党俘虏的宽容与信任的体现。不同于国民党对共产党军人的排斥,解放军能够给予有才华的敌军将士重用,这种领导理念的不同也反映出国共两党在理念上的深刻差异,并最终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资料来源:

1. 徐惠滋同志逝世,新浪网 [引用日期:2020-07-27]

2. 徐惠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 蓬莱区当代人物专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