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心中,她已经是我们的家人。”说出这句话的,是被长沙肖子文老人帮助过的刘佳丽和曹芳。
肖子文平时省吃俭用,却从1996年开始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资助有困难的学子继续求学,给他们写信鼓励,让他们住在自己家,还做菜给他们吃,28年间已经帮助60多名贫困学子圆梦。这些受帮助的学生都亲切地称肖子文“姨妈”“文姨”。
几年前,肖奶奶的故事经潇湘晨报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时间流逝,善良的奶奶老了,如今已83岁;被她帮助过的孩子们也长大了,但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联系从未间断。目前,肖子文与老伴都住在了敬老院,生活平静安逸。
△多年前肖子文(左)与两位受帮助的学生曹芳(中)、刘佳丽。(受访者供图)
资助初中毕业的她读完中专,还给她提供住处
春节前,肖子文与老伴住到了敬老院。两人之前住在天心区南大桥社区的平房里,房子虽略显简陋,但干净整洁,角落里摆放着一些收来的废纸盒。从1996年开始,肖子文与老伴靠着微薄的退休金,28年间陆续资助了60多名学子圆梦。
刘佳丽就是其中一个孩子,她叫肖子文“姨妈”,叫其老伴“伯伯”。“我小的时候,爷爷和姨妈就一直走动着,后来爷爷去世了,我初中毕业后不打算继续上学了,就到了姨妈这里来。”肖子文当时对她说:“你年纪太小了,还是要继续上学。”两人带着刘佳丽来到商业学校,支持她读完了中专。
除了最后一年实习,前两年刘佳丽和另外几名同学基本上都住在肖子文家中。“姨妈对我们还是挺严厉的,要求我们放学后不要在外面逗留很久,每次我们出门,她都会交代我们不要在外面乱交朋友。”
肖子文除了给刘佳丽提供住处,还会做饭给她吃。“姨妈做的菜酸酸辣辣的,比较口味,有鱼有肉。”毕业后,刘佳丽先去了酒店实习,后来做销售工作,直到结婚。
写信鼓励她高考,还去大学校园看她
另一个被帮助的孩子曹芳高中就读于郴州永兴县一中。高三时,因为家里遭遇变故,曹芳面临困境。“学校的一个主任把我的事情登到了报纸上。”喜欢看报纸的肖子文看到信息后,马上给曹芳写了一封信,还给她寄了一些衣服。信中,肖子文鼓励她“不要放弃,要考大学”。
收到信后,曹芳备受鼓舞。虽然还没有见过写信的人,她还是回了信过去,说“我不会放弃的”。来年高考,曹芳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经管院(现商学院)。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立马给恩人又回了一封信,说“我考上大学了”。
没想到,还在军训时,肖子文和老伴就来到了训练场见到了正在军训的曹芳。两人第一次见面,肖子文就说:“以后周末可以来我家哦。”
曹芳称呼肖子文为“文姨”,大学期间,只要有空,她都会去文姨家里,“那时候文姨还在家种菜,每次临走时,她都会让我带一些菜到学校去。”
大学毕业后,曹芳刚开始在一家国企工作,后来又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长成大人的受助者:文姨已经是家人
两人对肖子文的印象都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像我们用的面巾纸,比如说有两三层,姨妈都会把它扯开用两三次。有时候姨妈路过菜市场,她也会把一些老一点的菜叶子捡回来洗干净,晾干以后把它做成酸菜,就是一道很美味的菜了。”刘佳丽说。
“之前长沙有一块钱的公交,也有两块钱的带空调的公交,文姨外出时舍不得坐两块钱的公交,都是坐的一块钱的。”曹芳告诉记者,外出时文姨也会随身携带一个水瓶,就免去了在外面买水的额外支出。
这些受过帮助的人们一直都与肖子文保持着联系。“每年过年过节我都会去看姨妈,前段时间还去了一次敬老院,姨妈对那里的生活比较满意,每天会散散步,走一走,搞搞锻炼,还可以弹琴。”刘佳丽说。曹芳也说,这些年来与文姨的联系一直没断。
“非常感谢她。”在这些受帮助的人们看来,肖子文已然是他们的家人。
潇湘晨报记者满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