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世界帕金森病日,为帮助广大帕金森患者获得明确诊断、规范化治疗,同时减轻家庭困难患者的就医负担,今天,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帕金森病专项基金、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医务分会、上海市普陀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2024“世界帕金森病日”对接帮扶公益活动。
今天在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患者们络绎不绝前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既定流程完成签到、登记。参与义诊的医学专家教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细致查看报告,为患者作出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帕金森(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显示,大于65岁老人中发病率约1%,中国帕金森患者约占全球患者的50%,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患了帕金森,到底是帕金森病,还是帕金森综合征?很多患者甚至医生也没搞清楚,约60%的帕金森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此外,帕金森疾患大大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最终导致身体残疾。约40%的帕金森患者因为身体不便、脱离社会活动,患有抑郁。”上海市人大文教卫主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务分会会长徐建光教授表示,今天的公益帮扶活动将对帕金森患者的关爱落到实际行动上,让更多患者享受到“触手可及”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萍表示,帕金森病不仅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家庭矛盾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等诸多问题。上海市帕金森病患者数量高达5.6万,这一数字还在增长,防治形势愈加严峻。她呼吁各界提高对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关注,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帮助提升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务分会秘书长、帕金森诊治专家郭辉教授表示,帕金森病治疗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脑计划脑科学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取得显著突破,但由于帕金森病诊断复杂、基层医疗水平有限等原因,容易漏诊、误诊,约60%的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本次公益活动涵盖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辅助治疗,旨在帮助各阶段的帕金森病患者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 图:受访方供图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