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的主题为“鼻腔疾病预防重在日常护理”。然而不少人喜欢自行洗鼻子,这是正确的日常防护吗?4月12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广州晓港公园举办义诊活动。活动现场,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暨南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于锋提醒,不宜经常自行“洗鼻”,以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同时春天呼吸道疾病高发,市民要学会区分,勿将过敏性鼻炎错当感冒。
别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
春暖花开,最美人间4月天。但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由于春天也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于锋提醒,要注意区分两者,不要误将过敏性鼻炎错当感冒。
都是打喷嚏、流鼻涕,如何区分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发作?于锋介绍,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由于症状与感冒很相似,如何分辨?市民可通过一张图来简单区分:
于锋介绍,过敏性鼻炎主要有两类,一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每年春秋两季高发,主要由植物类花粉引发。由于春秋季节空气中花粉含量较高,当这些花粉、灰尘以及病害微生物等被吸入鼻腔时,免疫系统会对这些过敏原产生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花粉季过后,症状便会缓解;而另一类是常年性,致敏原多为螨虫、海鲜、蛋白质类食物等,症状则往往无季节性。
过敏性鼻炎是否无法治疗?于锋表示,通过及时规范的干预,过敏性鼻炎是完全可以控制的。而且严重的过敏性鼻炎还可引发其他病症,因此应及时干预。
经常自己“洗鼻子”更干净?大可不必!
于锋介绍,对于过敏性鼻炎以及鼻窦炎等,鼻腔冲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清除鼻内刺激物、变应原和炎性分泌物,减轻鼻黏膜的水肿,改善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不过,于锋提醒,若没有相关鼻腔疾病,甚至没有任何不适只是为了“清洁”,没事也经常自行“洗鼻子”,则大可不必!
“洗鼻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不能用自来水,否则会刺激鼻黏膜,甚至可能引发脑膜炎。”于锋建议,鼻腔冲洗要使用浓度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最佳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冲洗力度不宜太大,每日1-2次即可,不宜过多。如果操作不当,还有可能引起中耳炎、鼻出血或鼻窦炎加重。
Tips:预防过敏性鼻炎小妙招
日常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钟素妹提醒5点注意:
1 戴口罩,远离过敏原;
2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 避免频繁进出温差悬殊的环境;
4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5 及时更换清洗床单、被罩、空调滤网等,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鼻炎。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胡颖仪 孙冰倩
图|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