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牛》有言: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自古以来,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乐于助人的这一项内容,通过这种精神的影响,很多人都自发地参与到了帮助他人的行列当中,而在乐于助人这种精神的引领之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实现了均衡的增长。
虽然说在很多人看来,乐于助人和资助贫困群体这种事情都是那些富人才应该做的,但在我国社会当中,却曾出现过这样一位拾荒的老头。在他的一生中,曾做出过许多善举,而直至其被撞身亡之后,他的孩子才向世人揭开了一个隐藏了十六年的秘密。那么,这位拾荒老头究竟是谁?在他在世期间,又曾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过怎样的贡献呢?
这位拾荒老头就是韦思浩,虽然说韦思浩在晚年期间曾被很多人看作是“拾荒老人”,但实际上,他却并不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据了解,在1958年的时候,韦思浩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的中文系,虽然说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并不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但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够上大学的人也一定是十分优秀的。在毕业之后,韦思浩先后在多所学校内任教,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他也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可以看出,韦思浩的个人能力应该是非常突出的,而在1999年时,他也正式迎来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退休之后的韦思浩应该过着十分清闲的日子,毕竟凭借着工作期间的努力,他的退休金也足以维持后续的生活。但在退休之后,他却并没有安享晚年,反而是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拾荒”之旅。据了解,在韦思浩拾荒的过程中,他之所以会如此努力,也不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帮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对于韦思浩来说,五千多块钱的退休工资虽然能够保证他的生活来源,但却不能帮助更多的学生。
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韦思浩将自己全部的积蓄都捐给了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虽然说韦思浩曾经捐出过许多善款,但他却从未向身边的人提起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韦思浩做慈善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赢得外在的名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善良的老人,却因一场意外而结束了人生。2015年,韦思浩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意外撞倒,而经过一番抢救后,最终,韦思浩也不幸离开了人世。
在韦思浩去世之后,他的孩子们开始对父亲的遗物进行整理,而就在整理遗物的过程中,韦思浩的孩子也发现了父亲隐藏了十六年的秘密。在退休后的十六年里,韦思浩捐助的善款金额不计其数,而在他的家中,也保留着许多捐赠的凭证和证书。据统计,在韦思浩退休之后,他每个月只会为自己留下最低的生活保障资金,而其余的全部财产都献给了慈善事业。在韦思浩的孩子将这一秘密公之于众之后,许多人也为韦思浩的经历而感动不已。据韦思浩的女儿表示,在父亲生前,她也不知道父亲过着这样的生活,可以看出,在做慈善的过程中,韦思浩也从未想过赢得他人的赞赏。
其实,在2014年的时候,韦思浩就凭借着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许多人。当时,杭州市的图书馆为很多拾荒者提供了阅读空间,而就在那个时候,韦思浩也曾来到图书馆中看书。据了解,在图书馆中,韦思浩认真地模样打动了许多人,而通过他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阅读。由此可见,真正优秀的人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之内,都会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 结语通过对韦思浩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解,我们就可以发现,虽然说在晚年的时候,韦思浩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相比于其他安度晚年的老人来说,他的人生也是十分艰难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韦思浩的精神成功打动了许多善良的人,而在他的影响之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当中。
虽然说韦思浩本可以凭借着儿女的帮助和自己的退休金,过上非常优渥的生活,但他却并不愿意以享乐当成人生的根本目标。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韦思浩的精神也将继续传承下去,而通过他的带领,中国社会底层学生的生活状况也将有所改善。
参考资料:《“拾荒老人”情动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