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形式多样,特别是老年客户,面对变幻多样的诈骗手段,难以甄别判断,从而成了不法分子的潜在目标。建设银行中山分行持续引导广大客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着力为客户把好资金安全关,守好客户的“钱袋子”。
近日,建设银行中山分行临柜人员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堵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
客户梁伯伯来到柜台办理调整非柜面转账额度的业务,柜员核实了客户身份证件后,发现客户年龄已过60岁,鉴于客户年纪较大,便详细询问其想要调高额度的原因,以帮助客户识别是否存在风险。客户称要转账10万元用于证券账户新股申购,但其提供的收款人信息为某对公账户,客户的异常行为引起了柜员的注意。梁伯伯表示他已签约某通证券,并出示了手机上的APP软件,软件名称为“MBCT”,而非某通证券的官方软件。
经验丰富的柜员预感客户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随即向营运主管汇报情况并共同甄别,并协助客户拨打了某通证券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业务真实性并查询客户名下证券账户的相关信息。
经核实,该客户未在此证券公司开立账户;营运主管也跟梁伯伯讲解了几个类似案例,对于高龄客户有闲余资金可存定期更有保障。最终客户未向诈骗方进行10万元的大额转账,避免了财产损失,梁伯伯也把这10万元存了一年定期。
还有一位客户汪先生和李女士遭遇了一起贷款诈骗案,但她在关键时刻不约而同的咨询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分行的工作人员,在建行员工的帮助下,诈骗分子未能得逞。
企业主汪先生经营服装生意,平常都有资金需求。刚好收到了自称是建设银行发来的短信,告知他有398000元的信用额度。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微信咨询了建行的工作人员。遇到类似情况的还有从事保险行业的李小姐。建行员工告知他们,凡是让你回复短信或者点击网络网址的,都是虚假诈骗信息,切勿轻易相信,以防上当受骗。有疑问请咨询正规的机构。
在此,建设银行提醒市民,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之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账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市民如发现自己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