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保康实践丨织密路网,加速流通!保康激活全域发展新动能
创始人
2025-09-29 00:12:27
0

保神高速公路开通运营4年多以来,持续打通车流、人流、物流、信息流“四流”通道,激活全域乡村振兴的要素资源,推动沿线形成路景交融、路产联动、路民共富的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雨后初晴,在保神高速与呼北高速交会处的后坪互通枢纽周边,青山、云雾与纵横的路网相映,宛如仙境。保神高速公路五道峡收费站车流不息,小汽车、客车、货车等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湖北省内桥隧比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保神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结束了沿线8万多人“出行难”的历史,让保康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给当地商户的经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45岁的张继江做建材批发生意已有26年,主营木方模板、生态板、门窗等建筑装饰材料。

过去,受交通限制,他的生意始终难扩规模。如今,借着保神高速开通的东风,他将零售生意扩大为批发模式,实现了自身和客户的双赢。

“以前都是小车,遇到冬天根本就拉不回来。从保康过来全部是山路,绕几天还回不来,有时候路上还出现交通事故。现在我们17米5的平板,从山东、广西直接到达马桥,比以前方便多了,价格各方面都实惠了,运费也节省了。”保康县马桥镇建材批发商张继江说。

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惠及商贸流通,更激活了保康的旅游潜力。

马桥镇拥有尧治河旅游度假区、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国家4A级景区,境内山高谷深、林木茂密,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但过去因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优质文旅资源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

保神高速开通后,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曾经冷清的景区变得热闹起来,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自从保神高速通了之后,交通方便了很多,从外地来尧治河避暑、度假、游玩的客人非常多的。景区现在生意非常火爆,充分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经营以及文旅产品的销售。”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旅游度假区导游邵慧说。

旅游业的升温,还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马桥镇堰垭村村民郑元宏,曾因客源不足搁置了开办农家乐的想法。如今,依托保神高速带来的客流,加上本地的优质景区和乡村旅游资源,他的农家乐凭借地道农家菜吸引了大批游客,生意红火。

“客流源源不断,天天都有人来吃。特别是襄阳、南漳还有武汉的游客,都到我们这儿来,吃得非常满意,对我们这个农家菜吃也非常放心。”郑元宏说。

近年来,保康秉持“高速连干线、干线通乡村、乡村接产业”的发展思路,依托“三横一纵”的山区高速公路网,在境内4条总里程161.11公里高速公路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织密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同时,县交通运输部门针对特定区间和不同车型,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构建山区物流运输新模式。

曾经制约山区发展的“羊肠小道”,如今已变身产业培育的“快车道”、方便群众出行的“便民路”、推动乡村振兴的“传送带”,交通末梢的全面激活,正加速将保康的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保康县融媒体中心出品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杨韬 乐建鹏

编校:莲花

责编:赵硕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