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常常在古装剧中看到皇帝的形象,不过这毕竟是影视作品,有些情节是虚构的。皇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雄才大略,举手投足间有一股气势;一种是平庸无奇,凭借世袭制度登基上位;还有一种是残暴不仁,每一件事情损人不利己。各朝的开国皇帝便属于第一种类型,致使国家灭亡的皇帝属于最后一种。而第二种类型的皇帝多为傀儡皇帝,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溥仪皇帝。他贵为皇帝,却曾看到一个老人后面色大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溥仪皇帝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作为中国末代皇帝,年幼时登上皇位,站在中国的顶端,却没有挑起中国的大梁;六岁时被迫退位,失去身份;后来又成为日本人调配的傀儡皇帝。一位皇帝有如此遭遇,也是值得同情的,可以说其生不逢时。溥仪皇帝在幼年时接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过很多常人见不到的知识,虽然没有达到饱读诗书的地步,却也相差无几,肚子中有些许墨水。如果其出生于一个和平年代,培养教育,传达正确的思想,或许也会有所作为吧。不过历史便是如此,多说无益。在1959年,溥仪皇帝沦为普通公民,并找到工作,生活普普通通。
溥仪年过半百时,心中难免有所寂寞,想要寻找一个可以与其相伴晚年的老伴。多次相亲之后,溥仪认识了一个护士,与其喜结连理,生活过得还算滋润。溥仪离开北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对自己小时候居住的“故乡”有所思念,心中荡起一丝涟漪。于是他约了一个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朋友,一起来到北京的故宫。 虽然数十年没有见过故宫,物是人非,有些地方的名字也变了,不过内部的摆设还是如此,每一处地方都是似曾相识的感觉。溥仪自告奋勇,为朋友讲解一处处景点,充当导游的角色。即便是那些专业的导游,怕是也没有溥仪这样了解故宫,讲述的故事也不会那么生动。 朋友听得津津有味,溥仪的声音却突然停止了,脸色大变。朋友有所察觉,便抬头望去,看见一个老人缓缓向溥仪走来,而溥仪看向这个老人的目光复杂多变,闪烁多次。朋友不禁询问情况,是否需要与老人打招呼。溥仪心情平复,回应说与老人的关系错综复杂,曾经就是这个老人带着士兵来到北京,将其赶出北京,名为鹿钟麟。且溥仪还说他曾经十分痛恨这个老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在意了。话音刚落,老人已经来到溥仪面前,与其主动打招呼。溥仪也微笑回应,表示友好。二人双手紧握,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之后,二人相谈融洽,还一起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